易医咨询
服务项目
学易天地
吉祥物
在线预测
在线排盘

 

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

 免费热线 4006-822-257
新闻快讯 - 大事纪要   加入时间:2007/8/27 13:19:29  admin  点击:879

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

论 坛 简 章

    2004年9月9日,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此乃建国以来首次关于风水文化的高峰论坛。论坛的成功举办,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2005年11月19日,由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国际易学联合会联合主办,腾昇大教育、广州中华贵族房地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国际论坛”将在美丽的羊城广州隆重拉开帷幕。此次论坛旨在促进相关方面专家学者对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研究成果的交流,探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建设现代生态健康人居环境的结合之道。
    会议期间同时发布由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研究制定的“‘生态型地产文化小区’测评标准”,并开展“生态型地产文化试点小区”申报活动。“生态型地产文化试点小区”评审程序及《“生态型地产文化试点小区”申报表》附后。
时    间:2005年11月19—21日
地    点:中国·广州·中山纪念堂/鸣泉居
主办单位: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国际易学联合会
承办单位:腾昇大教育
             广州中华贵族房地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广东省建设厅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
             广东省房地产业协会
             广东省装饰行业协会
             广东省企业家俱乐部
             广东省企业家联合会
             广东省医院管理学会
             印尼美化大自然基金会
             东莞市房地产业协会
●支持媒体: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羊城晚报、中国建设报、南方日报、南方楼市报、建筑时报、房地产导刊、新京报、时代楼盘、新浪网、搜房网、ABBS建筑论坛等二十多家主流媒体。
 
一、论坛宗旨
    “第二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国际论坛”是一个以“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为主题的思考和交流的平台。汇集包括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建筑行业专家学者、传统文化专家以及企业家在内的各个群体,针对我国目前的家居文化水平和思潮进行多方位、全方面深刻的研讨,追求人居建筑内在的温馨、舒适、实用、健康,体现以人为本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
 
二、论坛主题
◆    易学与建筑风水学的历史发展与研究现状
◆    绿色生态住宅与建筑风水
◆ 风水文化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
◆ 和谐社会、和谐人居
◆ 东方智慧的建筑艺术与文化风格
◆ 绿色、健康、生态的理念与实践
◆ 环境文化与环境艺术的中国风水文化
◆ 现代居住文化中的主流精神诉求
◆    创造“家和万事兴”的东方传统文化社区
◆    投资与房地产风水辩证关系分析
◆    家居环境、办公环境策划
◆    写字楼的风水布局
◆    房地产风水与人的健康
◆    世界建筑文化界对中国风水的研究
◆ 实地讲解、点评
 
三、参会对象
    国家政府主管建设部门、行业协会、学会的负责人;世界各地著名堪舆学家、风水学专家;广东省建设厅、建委、市规划局;珠三角地区及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建筑、代理、顾问及房地产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董事长、总经理或主要负责人;各省市规划、设计、装饰单位负责人;各省市与建筑文化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及风水文化爱好者等。
 
四、论坛嘉宾
    论坛特邀中共中央、建设部、中国房地产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房地产及住宅产业商会、广东省市级建委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领导嘉宾(部分拟邀,排名不分先后)
陈奎元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孟现刚   国资委监事会主席
程连昌   原国家人事部常务副部长
谢家谨   国家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
劳应勋   广东省建设厅厅长
兰   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局长
生   广州市副市长
潘  安   广州市规划局局长
段喜臣   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副主任
丘亮辉   国际易学联合会秘书长
张恩树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名誉会长
王惠敏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信息部部长
    刘池   建设部建筑文化中心学术研究部副主任
 
五、论坛主讲嘉宾
    本次论坛特邀学者、专家阵容强大,其中包括来自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印尼、国内的著名学者专家。
主讲嘉宾(部分拟邀,排名不分先后)
崔洛元  (韩国) 韩国大东风水学会会长
高济熙  (韩国) 韩国大东风水地理学会董事长
于希贤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韩增禄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学术研究部建筑风水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教授
杜新会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学术研究部建筑风水专家委员会委员
慧  缘  (香港) 世界堪舆家协会主席、欧洲风水研究院院长
宋韶光  (香港)香港著名的风水学大师
戎  安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学术研究部建筑风水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述任  北京张述任企业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炳中  中国国际易经应用科学院院长、专家委员
巨天中  中国国际周易联合会会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
邵伟华  广东邵伟华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享誉国内外的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
董易奇 (印尼)世界华人周易协会秘书长、著名预测学家
 
六、论坛征文
本次论坛将收集相关论文,并择优编入会刊中,对优秀论文作者颁发证书。
征文内容和要求:
1、论文主要以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为主题,文章内容积极向上,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
2、提交资料:论文作者简介、企业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
3、稿件要求:论文稿件word格式,字数2000-3000字,作者近照一张,电子邮件递送,恕不退还。
 
七、活动日程安排(19日—21日)
◆    论坛开幕式
 1、时 间:2005年11月19日10:00—12:00
 2、地 点:广州中山纪念堂
 3、开幕式安排:
(1)主持人介绍论坛与到会领导嘉宾;
(2)宣读有关领导及各地发来的贺词;
(3)斓?/SPAN>致辞;
(4)嘉宾致辞;
(5)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
     关于2005年“生态型地产文化试点小区”相关测评的发布仪式;
(6)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优秀论文揭晓仪式暨颁奖仪式;
(7)主持人宣布开幕式闭幕与宣读论坛后续议程。
◆    自由论坛
1、时 间:2005年11月19日14:30—11月21日17:00
2、地 点:广州鸣泉居
3、自由论坛具体安排
        (1)11月19日14:30—17:00 继续上午的论坛议题
(2)11月19日19:30—21:30 参会嘉宾夜游珠江
(3)11月20日10:00—17:00 参会嘉宾赴“生态型地产文化试点小区”,由易学专家团进行楼盘、地产、建筑装饰的现场点评(12:00—14:30用餐、午休)
(4)11月20日19:30—21:30
风水沙龙上部由国际知名易学泰斗、政府官员、建筑专家与参会人士分组分议题互动交流(该晚进行“上部沙龙”,分为三大组:人居篇·事业篇·健康篇)
(5)11月21日10:00—12:00
     议程(一):风水沙龙下部由国际知名易学泰斗分为三大组:规划篇·发展篇·家和篇
     议程(二):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印尼、美国、国内的易学专家召开“堪舆研讨会”
(6)11月21日上午12:00论坛圆满结束
 
八、注册与费用
项目
参会费
中华贵族会所会员优惠价
含住宿费
3800元/人
3600元/人
不含住宿费
3000元/人
2800元/人
●填写注册表回传至组委会完成注册,并于11月1日前交付参会费
●会员优惠价仅限中华贵族会所的会员
●以上费用包括参会费、资料费、餐费(三早餐、五正餐)、考察交通费;其中住宿标准为三晚四星级双人标准间
   户  名:广州市东山区腾昇大教育培训中心
          开户行:农行广州东山支行营业部
          帐  号:4403 0501 0400 06638
 
九、注册联络
第二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国际论坛组委会
联系人:王 越 020-87618516  吴 杰 020-87613536
传  真:020-87617121(自动)
E-MAIL:6677111@vip.163.com
地  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东塔1907/510080
网  站:www.china-zhgz.com
 
十、备注
1、本次论坛考虑到会场容纳人数有限,在与会人数届满后将随时停止接受报名!
2、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次论坛组委会!
 
            
 
 
 
二OO五年七月五日


上一条: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下一条:关于全国“生态型地产文化试点小区”测评说明

没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电话:0816 - 2339141           手机: 13281525585
QQ:610416883           E-Mail: he9lc@163.com
公司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山东路18号子云四季阳光电梯公寓13楼西1号
Copyright©2007-2008 he9l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绵阳中府